1.溫度:是表征物體的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是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物體內部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微觀反映。
2.溫標:即溫度的規范,是溫度凹凸的規范尺度,是溫度的數值表明辦法。各種溫度計的數值都是由溫標決議的。
3.溫標三要素:使用物質的“相平衡溫度”為固定點刻在溫度計上,而固定點之間的溫度值則用理論推導的數學公式(又稱內插方程)來表達。溫度計、固定點、內插方程稱為溫標三要素。
4.常用固定點:水0.01℃,錫231.928℃,鋅419.527℃,鋁660.323℃,銅1084.62℃。
5.華氏溫標:1714年,規定水的凝固點為32度,水的沸點為212度,將這兩個固定點之間等分180格,每一格稱為華氏一度,用℉表明。
6.攝氏溫標:1742年,規定水的凝固點為0度,水的沸點為100度,將這兩個固定點之間等分100格,每一格稱為攝氏一度,用℃表明。它是應用較廣的一種溫度規范。換算公式:℉=1.8℃+32。
7.熱力學溫標:1848年英國科學家開爾文提出了建立在熱力學第二規律基礎上的與測溫物質性質無關的溫標,叫熱力學溫標,用“K”表明。換算公式:℃=K-273.15。
8.零度:依據熱力學第三規律,零度是理想氣體分子中止無規則運動而處于靜止狀態,內能為零,即“0”K。
9.世界實用溫標:為了推動熱力學溫標的實踐應用,1990年各國科學家在熱力學溫標的基礎上共同制定了世界實用溫標ITS-90,依然用“K”表明。我國從1994年1月1日起執行ITS-90世界溫標。
10.溫度計:丈量溫度的儀器叫溫度計,分直接測溫、直接測溫兩類。使用物質的熱電特性測溫的叫熱電偶溫度計(簡稱熱電偶),使用物體的電阻溫度特性測溫的叫熱電阻溫度計(簡稱熱電阻),使用物體的熱膨脹特性測溫的有雙金屬溫度計、壓力式溫度計、玻璃液體溫度計。直接測溫有輻射溫度計、遠紅外溫度計、光電溫度計等等。
11.溫度丈量:熱力學第零規律為溫度丈量和檢定供給了理論依據。大多數的溫度丈量都是采用比較法,依據熱交換系統的熱平衡點來丈量溫度的。